2015年株洲市建筑业逆势上扬

来源: 时间: 2016-02-03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15年,株洲市建筑企业抓住机遇,开拓市场,加快发展步伐,主要生产经营指标继续保持平稳上升态势。

  一、株洲市建筑业生产运行情况

  2015年株洲市资质内建筑业企业244家,比上年增加4家。其中,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企业197家,比上年增加9家,劳务分包资质企业47家,比上年减少5家。

  (一)建筑业总产值逆势上扬。2015年,株洲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81.4亿元,增长18.7%。投资的较快增长,拉动了全市建筑业稳健前行。在全国、全省建筑业总产值增幅逐季回落的大环境下,株洲市建筑业逆势上扬,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一季度开局良好,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6.7%,二季度略有回调,为16.2%,三季度稳步回升至17%。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53.3亿元,增长17.1%,比1季度、上半年、1-3季度分别提高0.4、0.9和0.1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4.8、7个百分点,在全省各市州中居第2位。

  (二)新签合同快速增长。2015年,全市资质内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额872.6亿元,增长27.7%。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567.3亿元,增长22.3%,占总合同额的65%。

  (三)房屋施工、竣工规模较快增长。2015年,株洲市建筑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325万平方米,增长13.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553.8平方米,同比增加261.1万平方米,增长20.2%。建筑业企业完成竣工产值375.5亿元,增加87亿元,增长30.1%。

  二、主要亮点

  (一)十强建筑企业支撑作用明显。2015年,株洲市建筑业十强企业累计完成产值290.7亿元,增长16.9%,占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的52.5%,对全市的贡献率为52.2%,拉动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增长8.9个百分点。

  (二)一级总承包建筑企业占半壁江山。2015年,全市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14家,占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比重为7.1%,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10.4亿元,增长18.4%,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56.1%;签订合同额580亿元,增长37.3%,占全市签订合同额的66.5%;竣工产值191亿元,增长38%,占全市竣工产值的50.9%。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及以上建筑企业虽然数量占比不足一成,但产值占比过半,合同额占比达三分之二,对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全市建筑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三)建筑工程仍是拉动增长的主体。2015年,全市完成建筑工程产值413.6亿元,增长19.9%,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8个百分点,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74.8%,对建筑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为85.1%,拉动全市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4.5个百分点;安装工程产值110.8亿元,增长7.5%,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20%;其他产值28.9 亿元,增长17.4%,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的5.2%。

  (四)非国有经济比重提高。2015年,全市非国有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99亿元,增长17.8%,高于全市平均增幅0.7个百分点,占全市的比重由2014年的53.7%上升到54%,提高了0.3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54.3亿元,增长16.2%,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14年的46.3%降低到46%。

  三、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建筑行业整体资质水平不高。2015年,株洲市197家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中,还没有一家特级企业;一级企业19家,二级企业64家,分别占全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数的9.6%、32.5% %;三级企业114家,占57.9%。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建筑业企业仅有8家,年建筑业总产值过100亿元的企业目前没有一家。建筑业企业资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所能承接建筑工程的规模、范围等,是决定工程承包投标的基本条件和关键因素,企业资质水平偏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带动力,在承揽项目方面受限,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的竞争环境,影响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壮大。

  (二)建筑业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株洲建筑业企业还是以完成传统的房屋建筑工程为主。2015年末全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企业中,房屋建筑业企业107家,占全市的54.3%,建筑业总产值占58.4%;土木工程建筑业企业43家,占全市的21.8%,建筑业总产值占全市的24%。这两个行业企业数、建筑业总产值占全市的76.1%和82.4%。由于传统的房屋和土木建筑业工程,跟房地产投资、政府基础设施工程投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等紧密关联。目前房地产业投资回落、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项目新开工不多。这些对以房屋和土木工程为主的株洲建筑企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产生影响。

  (三)省外市场拓展能力降低。2015年,全市建筑企业在省内完成产值411亿元,增长20.1%;实现省外建筑业产值142.3亿元,增长9.2%,低于全市平均水平7.9个百分点,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也由2014年的27.6%降低至25.7%,减少了1.9个百分点。省外拓展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广东、新疆、江西、贵州、湖北五省区,五者占省外产值的53.5%。

  四、对促进建筑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在全国去库存化的大趋势下,以房屋建筑为主体的市场空间愈来愈小,竞争愈来愈烈。因此,建筑企业要进一步实施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突破单一房建为主体的建筑产业结构,拉长建筑产业链,实现差别化竞争,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适度控制小企业的发展数量。着力发展一批经营特色明显、科技含量较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专业企业,如环保、装饰装潢、防腐工程等经济效益较好的领域转型,增加企业利润率。

  (二)促进企业资质升级,提升建筑行业竞争力。全市特级资质企业还没有一家。建筑企业资质等级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对能否接到工程项目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要加快引导实施建筑企业改组,支持和鼓励企业组建具有竞争力的建筑企业集团。鼓励企业推广应用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流程,提高建筑业科技生产力水平,增加企业核心技术储备,提升企业技术层次和建筑业行业的竞争能力,扶持建筑业企业资质升级。

  (三)做大做强本地优势企业。为全面提升株洲市建筑业综合竞争力,要采取一系列的扶持措施,抓紧培育建筑业龙头企业,加快培育壮大省第五工程有限公司、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等一批扎根株洲本土、带动作用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以此带动建筑施工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积极引入民营资本,鼓励民营建筑企业参与建筑施工企业的改制重组,更好地促进民营企业逐渐向设计施工一体化发展。

  (四)帮助企业拓展生存发展空间。在积极优化省内市场的同时,加强市场开拓,鼓励企业走向全国以及国际市场参与竞争,扩大省外以及境外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在加大企业对外推介的同时,帮助外出企业解决资金和人才短缺问题,积极争取更多的企业获得对外合作的机会。同时全力帮助解决影响建筑企业省外、境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其提高生存、发展和竞争能力营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供稿:株洲市统计局 蔡冬文]

  [审核:刘 雁]

  [责编:罗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