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株洲市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二千亿

来源: 时间: 2016-02-04

打印本页 收藏本页

  2015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此环境下,株洲市扎实开展“项目攻艰年”活动,以项目建设强实力、增后劲,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一、运行情况

  2015年,株洲市固定资产投资先抑后场,整体呈上升态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81.4亿元,居全省第2;增长18.7%,居全省第8,分别高出全国、全省水平8.7个和0.5个百分点。

  (一)从三次产业看,二、三产业投资双双突破千亿关。2015年,全市一产业完成投资57.8亿元,二、三产业投资分别达到1116.5亿元、1007.1亿元,三次产业投资增速分别为38.9%、17.4%、19.3%,三次产业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7%、48%和47.3%。其中第三产业对投资的支撑作用逐步加大,较上年提升2个百分点。

  (二)从投资方向看,三大领域占九成。2015年,全市近9成的投资分布在工业、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开发三大领域。工业投资首破千亿,达1112.4亿元,其中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二大重点振兴产业投资935.6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42.9%,高出全省水平7.9个百分点,总量和占比均为全省第2。

  基础设施投资高位增长。随着长株潭城际铁路株洲站站前广场、河东风光带、湘江六桥七桥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全市进行了大量的棚改拆迁、道路修建、城市提质等投入,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2015年,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65.9亿元,增长41.7%,高出上年14.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9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所紧缩。2015年,房地产市场整体延续此前的调整回落态势,投资增速震荡走低,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25.9亿元,下降4%;新施工面积544.4万平方米,下降14.7%。但在政府一系列刺激政策的带动下,房屋销售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实现销售面积658.6万平方米,增长22.6%。

  (三)从重点项目看,建设力度有加强。2015年,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93.1亿元,较2014年大幅增长89.3%。其中产业类项目完成投资328.1亿元,增长152%;基础设施类项目完成投资112.8亿元,增长6.1%;民生类项目完成投资52.3亿元,增长117%。从具体行业看,生物医药及健康食品产业年投资计划完成度最高,达157.4%,园区及工业地产吸纳投资最多,达82.3亿元。

  (四)从地域分布看,城区县域同步增长。2015年,城市五区吸纳投资1204.5亿元,增长18.8%,县域吸纳投资976.8亿元,增长18.6%。其中天元区投资总量领跑全市,为393.2亿元;株洲县投资发展势头最快,增长18.9%。

  二、问题与困难

  虽然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项目乏力。亿元项目投资下降,2015年全市在建亿元项目157个,完成投资305.5亿元,下降16%,与全部投资增长态势相反;重点项目占比偏低,仅为全部投资的25%;项目规模均值减少,项目平均规模9544万元,较上年减少512万元。2015年全市投资已突破2000亿元,2016年若要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需完成投资2500亿元左右,势必对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的支撑要求更高,目前全市重大项目支撑乏力的局面亟待打破。

  (二)环境制约。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投资高速增长所依赖的环境也发生了改变,不仅土地、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有所下降,宏观经济整体回归必然对投资者的信心和意愿产生影响。以房地产开发为例,2015年全市房企土地购置面积大幅下降53.2%,较同期回落116.4个百分点。

  (三)改革压力。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正式实行双轨制,5000万元以上项目由企业进行联网直报直接进入国家平台,5000万元以下项目根据企业基层报表手工录入上报。这不仅增加了基层工作量,同时也对基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对策和建议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与投资改革的多重压力,要多管齐下、群策群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扎实推进项目建设。针对全市发展定位,有针对性地规划、引进符合发展需求的重大项目。要高度重视项目落地推进工作,始终保持谋项目、建项目的热情,攻艰克难,确保项目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二)积极引导投资方向。健康长效的投资,不仅要有量,更要有质,唯有效投资才能带来有效发展、激发投资热情。要着眼于有长远效益、有助于推动调整转型和加快发展的投资领域,给投资者更好的方向性指导。

 [供稿:株洲市统计局 李 莎]

  [审核:刘 雁]

  [责编:罗 昊]